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
人员查询
您的当前位置:大中华法制教育公益网 > 社会资讯 > 教育 >

永远的记忆 —我和母亲戴子淑携手步入人民大会堂同台领奖有感!

来源:原创 编辑:上道城里 时间:2025-03-04
导读: (北京记者 孙彦东) 2012年5月19日上午10时,我和年迈七旬的母亲戴子淑,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,应邀携手共同步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,参加了由中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、中华儿女报刊社、中华全国工商联、人民政协报社,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新世纪之声和谐中国征文
    (北京记者  孙彦东)
      2012年5月19日上午10时,我和年迈七旬的母亲戴子淑,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,应邀携手共同步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,参加了由中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、中华儿女报刊社、中华全国工商联、人民政协报社,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“新世纪之声·和谐中国”征文活动表彰大会。

     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·阿不都热西提、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副会委员长司马义·艾买提、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左印生中将、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斯琴高娃,以及各主办单位领导和来宾近千人参会。

      从普通公民到人民大会堂的路,我们走了半个世纪,此时已不在遥远,近在咫尺,一生梦想即将在瞬间实现。望着庄严会场内,坐在代表席上的年过七旬、体态瘦弱的母亲,我不禁想起了很多往事,尤其是家乡的母亲桥。

      我见过许许多多的桥,有纵横南北的桥,有曲径幽幽的桥,还有历经沧桑的桥。而令我魂牵梦绕的桥,激起我深深思念的却是故乡的小桥!

      故乡的小桥朴实无华,倾斜的桥身标志着它的古老,粗大的桥墩长满厚厚的青苔,流水冲得它们伤痕累累,不知何年何月起,它们就如巨手般脉脉地托起这座木桥。圆木搭起的桥面,高低不平,空隙很大,几根铸黑的长钉紧紧地锁固它们。混沌的江水悠然东去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唱着一曲单调古朴的歌,像摇响了老祖母破旧的纺车。

     在这座桥心,我摔过跟头,磕坏了门牙,弄脏了衣裳,那时我常幻想能长出翅膀飞过木桥,然而,我的母亲总是逼着我噙着眼泪独自过桥。
初次走到桥头,看到急流奔过,听到哗哗喧腾的水声,我就吓得闭上眼睛,赖着要求母亲背我过桥。母亲没有答应,她拉我上了桥,教我一步步地踩着她的足迹走。我的脚不听使唤,哪有洞就往哪踩,不知过了多久,费了多大劲,我才嚎啕大哭地过了桥,母亲也累得不汗淋漓。但她一直没有背我。

     到了学校,母亲要我自己上学,每次都要经过那座桥,我也就总是绕一个大弯,从小路走。可是有一天,小路突然被堵住了,我只好战战兢兢地走上桥头,看见母亲站在桥的另一头朝我招手,我小心地蹲在地上,等母亲过来抱我过桥,可是,母亲不动声色。我只好慢慢的探出一只脚,一点点地向前移动,终于挪过了桥,扑进母亲怀抱,委屈地抽泣,她搂着我,脸上露出了笑容。

      长大了,忆起童年往事,母亲说:“哪有母亲不疼自己儿子的?但是生活的路是靠你自己走出来的。”是啊,告别了生我养我的母亲,扬起生命的风帆远航,只身一人去闯险滩,领略着成功的欢欣。

      想到这些,我为儿时对母亲有小小的怨恨而羞愧,我也为母亲深沉博大的爱而感动。我走过 很多艰难的桥,但家乡的木桥——那座指引我蹒跚学步的桥,一直给我温存的抚慰,母亲不仅给了我生命,还给了我无穷的力量。

     这就是架在我心中的母亲桥……

     我望着面前已是白发年迈、步履蹒缠的母亲, 我不仅又想起了她的坎坷人生经历……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     1941年,母亲出生在北京市西单区西长安街大六部口37号。她的父亲戴汉英(又名戴显宗,也是我的外公),辽宁省海城市人,1912年生,黄埔军校第十期学生,精通多国语言,在国民党部队先后任连长、营长、团长、旅长,军阶上校。

      她的母亲叫庞宝珍,也就是我外婆。1915年生,辽宁海城人,曾在海城市女子师范学校任教,爱国将军张学良第一任夫人余凤至的嫂子是她的姑姑。

     1949年,外公和傅作义将军共同参加北平和平起义后,被分配到解放军总后勤部工作。不久,外公被政府带上“历史反革命”的帽子,离开军界做小生意。

      母亲在读小学时,就品学兼优,每年“五一”、“十一”都在天安门广场参加青少年观礼,接受毛主席和中央领导的检阅。

     1958年,母亲受父亲的株连,全家八口人被北京市公安局押解至吉林省瞻于县双龙河乡东双屯,就是今天的吉林省通榆县乌兰花乡林水村后德社。由于生存环境艰苦,外公患上了肺结核,无钱治病,吐血也得下地劳动。

      1961年,这位坚强正直的黄浦军人,我的外公离开了人世。母亲用自己一年的工资,为外公买来了新衣服和棺材,将他遗体入土安葬。

      外公去世后,母亲全家人又作为反革命家属而挨批斗。外婆把外公的《起义证》、《毕业证书》、《自传》等大量遗物烧毁。不久,母亲的祖父戴长安教授,也在文革中遭迫害致死。

      1966年秋天,母亲经人介绍与通榆县四中教师孙成德结婚。他们婚后生育四子一女,她为了改变家庭生活环境,曾先后在大队小学和县工农兵小学,当了16年教师。后来去砖厂推原土、去建筑队高空作业、去铁西打草捆、去水泥厂搬运水泥等。强壮男子都望而却步的重体力劳动,她一干就是十多年。

      1975年春的一天上午,母亲见胡同口有人围观,胡同内的一家平房上空浓烟滚滚,她听围观人说,这家人不在家,屋里还有一个婴儿被困。母亲不顾个人安危,马上冲进屋内将婴儿救出,又将孩子送到医院抢救。

     1980年,母亲经请示有关领导同意,在父亲所在学校门口附近卖雪糕,这一卖就是32年,她不会骑自行车,每天推着自行车,车后架上带着一个大雪糕箱子 ,起早贪黑,风雨无阻,从未间断和放弃过。

      1983年,政府为外公和祖外公平反时,决定给母亲安排正式工作,也就是当时的“铁饭碗”。她却毫不犹豫的把这个工作指标,让给了自己的弟弟,此义举绝非一般女性所具有,这就是她真、善、美的再次体现和升华。

      后来,她又带着我们卖对联、卖西瓜等。母亲和我们始终风雨同舟,所付出的辛苦,不是常人能付出的。她曾多次拾到学生落下的钱包、手机、手表等物品,累计折合人民币数千元,均已退还失主。  

      
     1988年,我在县职高毕业后,分配在县红星镇中心校任教。为了支持我的工作,母亲为我买了一辆新自行车和大量生活学习用品用具,并反复叮嘱我要好好工作,争取有所作为。

      1989年3月,我和二弟同时应征入伍,并在部队服役期间多次立功受奖,还被中央军委授予“首都卫士”称号。

      我复员后,与本县一同龄女结婚。后来一度偏离人生轨迹,是母亲多次帮教我,把我从噩梦中唤醒。
      2003年1月,在母亲的劝说下,我外出打工至今。现我又再次成了家,又生育一儿一女,在北京拥有自己的汽车、楼房和公司,拥资百万。我事业的再次崛起,凝结着母亲的心血,这是她无偿抚养我的长子17年的结果。母亲曾对人说:“我家多灾多难,不幸一次又一次降临我家,但我从不屈服,为了儿女们,我宁愿一辈子屈己待人。”
       2002年,我的三弟,因车祸伤及大脑,患上精神病,每次犯病时都砸坏家里的物品。她就带着儿子四处求医,一年住院大半年,每年花数万元。三弟因病未婚,母亲就承担起照顾他的全部重担,八年如一日,不离不弃。
      1998年12月19日,我的四弟,因受老师的批评,受到精神刺激,离家出走,慈母13年万里寻找,足迹踏遍全国18个省,总行程约20000公里。她曾通过警方和媒体寻找无果。母亲现在是暮年老人,心中思念四弟,有生之年再见四弟,是她心中最美好的愿望。
      一天夜里,父亲因病昏迷不醒,她再叫车已经来不及了,母亲就把父亲背到医院,经抢救脱险了。接着一连两个月,她一直在医院照顾父亲,终于使父亲痊愈出院。
      1980年,县里一位女教患尿毒症,她就捐了10元钱,当时的冰棍是5分钱一根,得卖多少根冰棍才挣10元钱,这凝聚着她的爱心。
      1982年春,母亲的三弟妹在医院做人产,需要大量输血,她就找到县卫生局领导,说明情况,为她免费输了2200cc血,她在医院照顾弟妹40多天,不是姊妹胜过亲姊妹。
     1989年,母亲的妹夫患肝癌晚期,大夫说最多能活三个月。她听说省城医院有一种药治疗效果好,她就每个月去一次省城医院,为妹夫取药,每次取药时,都带上救心丸防止自己的心脏病发作,就这样妹夫又活了两年多才去世,是她用亲情和爱心延续了妹夫的生命。
     1990年2月,外婆去世,享年75岁。母亲就出资为母亲办理了丧事,又在父母合葬墓前立了一块石碑。从此,每年清明她都要来到墓前祭奠,以此表达自己对已故父母的深深怀念之情。
     2000年,母亲的一位邻居患双椎血管瘤,她先后两次主动陪这位邻居去北京治病,帮邻居排队挂号、买饭、喂饭、按摩、接大小便等,一呆就是三个月。
     2003年,母亲家的邻居家孩子考上天津航空大学,家境困难,母亲就把这孩子领到县民政局,工商局,为他求得捐款万元。还把这个孩子送到大学,向学校领导反映,还写国家奖学金申请书。学校为他申请了二等国家奖学金,每年发他4000元。
      2007年,母亲的侄子患白血病,母亲为他捐款2000元,还动员亲属为他捐款。她还找到县民政局的领导,将侄儿原来的低保改为高保。侄儿的女儿所在学校也免去了她的学费,校长每学期还为他的女儿捐两百元。为了有助于侄儿病情的好转,她经常为侄儿买来大米、肉、鸡蛋等食品,通过三年的治疗,现在已经痊愈。
      2010年,母亲的大哥患重病已危及生命,他的儿子却将父亲锁在家中,不给治病。母亲和亲属们马上将她的哥哥送到省城医院治疗,终于使他保住了命。这次如果不是她为哥哥挺身而出,强迫侄子为哥哥治病,她哥哥这条老命恐怕早已经交待了。
     今年三月,母亲的三哥患食道癌晚期,母亲为他带头捐款5000元看病。
    多年来,中共吉林省通榆县委、县政府经常照顾这个特殊的家庭。县总工会,县教育局、县民政局、开通镇人民政府,以及父亲所在第四中学等单位领导,经常为这个饱经磨难、自强不息、拼搏不止的家庭捐款。现在,母亲依靠党的好政策,生活条件略有改变。但仍有十几万元的债务,母亲拒绝子女帮助还债,她说,我的不幸不能留给下一代,我会在有生之年还上债务
       四川省汶川县和青海省玉树县发生特大地震时,在母亲的带领下,我们全家累计为灾区捐款1800元,她利用这个机会教育和影响下一代,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为之灾区同胞们捐献出一点爱心。她用真情,回报党和政府,回报社会。
     去年母亲已经向当地党组织递交了《入党申请书》。这位东方传奇平凡女性,经历大半个世纪的风霜洗礼,终于,真正认识到:只有党和政府才是自己真正的依靠。去年五月《中华儿女》杂志、去年九月《绿野》文学季刊、去年九月《今天》杂志,以及中国好人网,中国文明网等媒体,分别为母亲刊发了长达万字的纪实报道,在全国各地和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。
      目前,中共吉林省通榆县委,已为母亲呈报由中部、新华社、中央精神文明办联合主办的“中国好人”网上评比活动。现在,母亲已被吉林省委评委;“吉林好人”、“道德模范”候选人;本月6日至25日,母亲参加了国家级“中国好人”评比活动。儿女们祝她成功!
      第一届“新世纪之声·和谐中国征文表彰大会”,在人民大会堂紧张有序地进行着,我坐在代表席上,心情澎湃,思绪万千。我回忆起自己走过的每一个人生经历,都凝结着母亲的心血。长期以来,尽管我和母亲相隔千里,但我无法走出母亲的目光。
      1988年,我在县职业中等学校毕业后,分配到乡镇小学担任教师,我认真完成各项任务。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家访,对于因家庭经济条件差要退学的学生,自身家境并不富裕的我毫不犹豫的拿出自己的工资,资助王洪亮等三名特困生重返校园。
      为了缓解农村小学经济窘迫的局面,我经请示中心校领导的批准,利用业余时间和同事穆全程、穆宏泽、王喜中等人,带领学生在宽阔的校园内种植了大豆、蓖麻、向日葵等经济作物,既美化了校园,又增强了学生身体素质,还创了收。学校用创收的钱为每个班级订阅报刊杂志,为特困学生免收学费,还建议学校设立了“优秀学生奖学金”等。同时,也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师待遇。
      1989年3月,我弃笔从戎,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。我在部队服役五年期间,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。我还和战友们一起,利用业余时间先后照顾十几位孤寡老人、军烈属、残疾人,密切了军民关系,受到驻地群众的称赞,当地媒体多次报道我们的事迹。
     1991年6月,我在辽宁省盖县服兵役时,经常利用业余时间,义务照顾驻地一位曾参加抗美援朝、二等功臣、县蔬菜公司离休干部王哲老人。我经常为老人打扫房间和院子,为老人理发、洗衣服等,他有时还为老人买来营养品。为此当时的《盖县周讯》还做了详细报道。
      我调到吉林省长春市某部服役时,有幸成为原某集团军政委、现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将军的士兵,并多次得到将军的关怀、鼓舞和会见,这是我一生的光荣和自豪。
      那时,我和战友们一起长期照顾,朝阳区一家敬老院,一位已加入中国国籍的日本暮年孤寡老人山岛君江,每逢节假日,我和战友们都要排着整齐的队伍,唱着嘹亮的军歌,来到敬老院看望山岛君江老人。为她搞室内外卫生,同老人亲切交谈。有时还为老人带来大量慰问品。老人的妹妹从日本来信,邀请她回日本度过晚年,可他回到日本不久,就提前一个月又返回中国长春,回到了我和官兵中间。她逢人便讲:“孙彦东和这些官兵都是好样的,我离不开他们。”    
      为此,当时的《长春日报》、《前进报》都以《官兵义务照顾老人十八载 山岛君江留恋中国到暮年》的报道。此举被春城人民传为佳话!
因此,我多次立功受奖。以此回报母亲和社会。
      2003年1月,我复员后单身来到北京河北燕郊交界处,长期以打工为生,我摆过地摊,擦过皮鞋,我还经常在多家企业做临时工、合同工。生活曾一度艰难,身上口袋里有时不足百元,连生活都成问题。
      后来,我做了中国联通无线座机业务员,常年骑自行车,走东家串西家,上门办理无线座机电话业务,终于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。我把挣到的钱寄回家里,为父母还了部分债务,还购买了楼房和汽车。
      2010年3月,我注册了自己的公司,还聘请了一名会计师、一名司机和三名业务员。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,守法经营、诚信经营、依法纳税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不久,我购买了一辆汽车。
      2003年春季,我与安徽省肥东县一名打工女子张春梅结婚,婚后我们生育了一儿一女,现在燕郊汇福实验小学读书。我经常教育子女要尊老爱亲、乐意助人,争取做一个将来对社会和家庭有用的人。
      2006年秋天,我曾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,从事短暂出租车工作。有一次,我拉着一个20岁左右的男子到北京市内找人,结果到了地方,人没有找到,该男子有没有钱付车费,我只好又将男子拉回来。男子表示第二天早上坐公交车回家,可他身无分文,又十分饥渴,我拿出20元给他,让他买了碗面条吃,明早再坐公交和回家。
      2006年冬季,我的一位老乡刘学明,来北京看病,当我知老乡经济困难时,马上送他1000元做为医药费。
      2007年秋季的一个下午,我开着车行至一个没有限高标志的桥时,车顶被刮伤,我将车停在一旁报了警,就在我等候警察来处理时,又见多辆汽车被刮顶,这些司机怕麻烦,无一报警,只是停下车看了看,骂几句就走了。我一边拿出手机给被刮车辆照相,一边提示过往车辆注意安全。交警赶到时,在我的事故单中写道:“限高杆主负全责。”那么谁又是限高杆主呢?我不顾多想,一直留在现场,提醒过往车注意安全,直到晚上,限高杆主来到现场,我才离开。
      那一天,我一整天没有工作、没有吃饭,但我至少避免了近百辆机动车车顶被刮,我暗自庆幸自己给广大司机朋友们避免了经济损失。同时,我也十分气愤,限高杆主“见死不救”,设立限高杆却不设限高标志,责任重大。于是,我迅速向媒体反映。很快,《新京报》: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纷纷做了报道。我想自己一定要让限高杆主,增强法制观念和责任感。同时,也避免他人财产损失。于是,我将限高杆主告上法庭,为自己和全部被刮的车辆讨回公道。为此,北京电视台《法制进行时》栏目还做了专题报道。
      2007年的一天傍晚,天下着雨,我打着伞到所住小区门外的商店购买生活用品,当我路过机动车流量较大的道路时,见到前方堵车,我走上前仔细观看,原来有一根有线电视线被风吹掉在地,造成交通堵塞。
      我马上找来一根木棍,将横在路面上的线高高举过头顶,让机动车缓缓通过。我又拿出手机报了警,20分钟后,警察赶到现场,我才离开。此时我的衣服已被雨水淋湿,雨伞被风刮走了。
      2010年夏季,我去菜园买菜时,见一菜农将1800元承包费用,交给了被承包人,被承包人没有留下收条就离开了。事后这名被承包人否认已收取承包人的承包费,我闻讯后十分气愤后应菜农的请求,先后到派出所和法庭,为这位菜农作证。但我拒绝菜农给的辛苦费。
      2010年8月,我回到了阔别8年之久的家乡,当我看到惜日的战友徐世军,生活艰难时,我当场送给2000元生活费。徐世军激动的说:“战友不忘本,真行。”
      去年夏天,我住旅店时,听到一个旅客说,他刚刚因酒后驾车被交警处罚了,当我听到“交警是在马路上,当场让人验血化验时。”我认为“在马路边采血,未经消毒,对人体有害,验血结果不准确,不应作为交警处罚的依据。”我受这名旅客的委托,向有关部门提起申诉,第二天,这名旅客的处罚决定被当地交警撤销。    
      去年夏季的一天,我驾车至北京和燕郊的交界处时,我看见自己开车的正前方公路上,有一个井盖不见了,我马上避开,险些掉入。我马上将车停在辅路上,打开事故报警灯,我快速在路边找来了很多树枝和红砖,堆在井口处,提示过往司机注意安全,避免事故,我还用手机报了警。
      去年6月的一个傍晚,我见马路上行驶的轿车将一个骑摩托车的男子撞伤后逃匿,我牢牢的记住了这个车号,上前迅速住准备替受伤男子报警,却被受伤男子拦住,原来他是无证驾驶,怕公安机关处罚,不敢报警。我很为难,帮受伤男子扶起摩托车后,受伤男子推着车离开了。我用手机向交警报告了这里的情况和逃匿车车号。
      去年12月中旬的一天中午,燕郊镇供热公司的两位维修工人,来到美林湾小区47号楼2205室,为我检查暖气管道。当他们在22层走廊内,把暖气放水管道打开时,顿时水如泉涌,喷射在走廊的地面上。原来,这两位工人经验不足,不知关水闸门在哪里。又因手机无信号无法与公司取得联系,大量的暖气水喷泄不止。
       该栋楼共22层,每层5户,共120户业主的经济财产面临严重威胁。这时,我见状,马上从自己家里拿出浴巾、毛巾、毯子等物,试图将喷水口堵上,却因水势太猛无法靠近,而未成功。我又再次回到自己家里,家出了盆、铁锹等工具,将水快速排到安全出口。
      这时,我的衣服和鞋都湿了,累得直喘粗气,可我不敢停下,仍然奋力抢险,一连干暖气水从22层的安全出口,一直流到1层的安全出口,被楼管员发现并关闭了闸门。这时,我才松了一口气,累得坐在地上,脸上却露出了喜悦的笑容。
      因我及时施救,助人为乐,见义勇为。终于,为整栋楼业主避免了至少几百万元的经济损失。
      为此,今年1月13日,《廊坊都市》报A11版,以《好人孙彦东:心中有爱 阳光常在——记中央军委“首都卫士”金质奖章获得者、三等功臣、退伍军人孙彦东》为题,详细报道了我的事迹。该稿占四分之三的版面,并配发了编者按。
      我在打拼这九年中,我多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,多次为灾区和慈善机构捐款;还经常向市长热线反映民生情况;每当我遇到特殊情况,紧急情况,我都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,助人为乐,以尽公民职责。
      去年9月,由国家司法部主办的《黄丝带》杂志,以近万字的篇幅,详细报道了我的事迹。
      今年8月,我将应吉林省司法厅之约,赶赴该省参加“孙彦东先进事迹演讲会” 。
     今年1月13日,《廊坊都市》报在A11版,发表了我近一个整版的事迹,反响强烈,在该文配发的编者按中写道“ 不要因为社会的冷漠而耿耿于怀,不要由于人心的疏离牢骚满腹;社会的温暖,人情的纯真,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。孙彦东是个好人,他保持住了纯真的内心和坚定的信仰,当有人问他行善的动机时,他说:“心中有爱,阳光常在。”
       我始终以母亲为榜样,心怀善意,老实做人,踏实走路。现已北京有房、有车、有公司等。令我感动的是,母亲全家来到东北至今已大半个世纪,当她面对贫困,甚至丧失亲人时,她毅然挺起自己永不弯折的中国脊梁。母亲对家庭、对子女、对社会、对亲朋、对熟悉和陌生的人们,她始终都充满爱心和责任,微笑面对一切,尊老爱亲、助人为乐、见义勇为、拾金不味,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,演绎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壮丽篇章,被人们传为美谈。母亲的事迹地深深地感染着我们。

      在本次大会上组委会主任许冬在即兴演讲中,动情地说;“来自吉林省参会代表戴老妈妈,一生做好事无数,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戴老妈妈站起来,让大家认识一下。”全场掌声响起来,母亲泪水流出来。她一边从座位上站起来,躬身向全场致敬。那是党和政府对母亲一生的高度认可。
      会上母亲荣获“和谐中国:企业改革与创新领军人物”、“爱我中华;共创和谐影响力优秀人物”。
      由我撰写母亲的纪实《感恩奉献    书写大爱》,在本次征文评比中获得金奖。我还获“和谐中国;2011年度优秀中华儿女新闻人物”、“爱我中华共创和谐影响力优秀人物”。
      令我和母亲难忘的是,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·阿不都热西提,亲自为我和母亲颁奖,并合影留念。这是我们母子和家乡人民共同的荣誉。
会议闭幕之际,我和母亲再次牵手,缓缓地离开了人民大会堂。我看到母亲的目光一直在仔细地打量着路经会堂的各个角落、摆设、会厅。我知道,她的心永远地留在了这里……
      本次盛会留给我的是视野的开阔,心灵的净化,创作的改变,人格的提升,思想的飞跃……


责任编辑:上道城里

打赏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网友评论:

Copyright ©大中华法制教育公益网版权所有
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技术支持大中华法制教育公益网
Top